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最新动态 更多>>
    » 【中国画都网】展讯|:妙法自然——唐晓丽作品展
    » 中宣部授予国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党员服务队“时代···
    » 【中国画都网】展讯:最深的牵挂—王珂水墨作品展今日在···
    » 美国前总统竞选集会发表演讲时遭遇袭击
    » 2024年07月13日新闻汇总
    » 20240708主要新闻
    » 郭怡孮:花鸟世界 自然天成
    » 有关新冠的资料汇总
    » 美国最新研究,戳破了“疫情流感化”的谎言!
    联系我们 更多>>
    微信号:17896369319
    WWW.中国画都网.COM
    www.zhongguohuadu.com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精品推荐
     
    【中国画都网】推荐艺术名家耿峰


     

     

     

    军旅书法家耿峰接受搜藏网专访

     

     

    搜藏网:耿老师,您是一位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军人,那么您的军旅生涯对您的书法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耿峰:我从军有三十年了,部队的生活确实给我的书法创作会有很大的影响,这是不用质疑的。我们常说部队是一个大学校、大熔炉,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说军人的果敢、严谨、坚毅、执着、正直这些品格,都深深地影响了我。平时的工作中,我们部队的工作都是比较繁忙的,我就把研习书画作为一个调节生活的乐趣,在追求艺术上的天然趣成和简净平淡,以一颗物我两忘的心来对待我的书法创作,读有用的书,交有益的朋友。这些可以说都与我的军旅生涯有关的。
      
      搜藏网:您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耿峰:孙过庭的《书谱》中说过,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个平淡不是简单,是既知险绝后的高层次的复归平淡。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这是最高境界。在当今书坛,很多参展的作品,张牙舞爪的,剑拔弩张的,拼贴制作的风气很盛。古人的书法,是很生活的,贴近生活,而现代的书法是在展厅中展示给人看的。可能需要追求展厅的效果。但是你看王羲之的作品,他的作品都是不激不厉而风归自远的,都是随意天成的。这个平淡就是说要返璞归真,由有法到无法,随意天成。
      
      搜藏网:在书法的笔墨和造型上,你是怎么理解的?
      耿峰:中国书法关于古人用笔用墨,包括造型上的论述有很多。在书法艺术中,笔墨和造型都很重要,主要有用笔四式:筋骨皮肉;墨分五彩:黑浓干湿淡。康有为说过,书法之妙全在用笔。用笔很重要,随时代而变迁,但是用笔千古不易。书法用笔,我们以前形容的包括折钗股、屋漏痕、锥画沙都是形容用笔的。用墨呢,墨分五彩,浓喻其活,淡喻其华,都是指的用墨。杜甫有句诗说:元气淋漓障犹湿。古人的字画流传至今上千年,现在看他的作品,就像是刚画出来的一样。
      
      搜藏网:关于书法,听说您很欣赏徐渭的一句话:“高书不入俗人眼,入俗眼者,必非高书。”您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耿峰:这句话我以前给别人写文章的时候引用过。也就是曲高和寡,格调高的东西,它的学术性也必定很高。它不是雅俗共赏的东西。一方面,它反映了学术的高度,普通人看了这些作品,可能欣赏不了。大众的东西,可能是雅俗共赏的东西。个性强的,有些可能是丑书,一般人会看不上眼。徐渭讲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搜藏网:当下是一个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您认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书法将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耿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书法有了很大的发展和一些表明的繁荣。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书法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已经彻底脱离了实用的舞台,基本走向了纯艺术。只有搞艺术的人在接触。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办公用电脑,写信用手机发短信,输入法代替了书写,很多人提笔忘字。这就导致了我们社会性的书法的滞废。一方面,书法会走精英化道路,喜欢书法的人整天舞文弄墨,或者成为少数人的爱好;另一方面,大众对书法的认知会更贫乏,对于书法的好坏没有欣赏的水平。这正是我们搞书法的人担忧的地方。即使是我们的书法精英,与古人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我们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接受的信息多,不可能像古人那样静下心来做一件事,穷其一生,做一门学问。在目前这种状况下很难出现和造就大师,因此可以说目前还是一个大师缺乏的时代。
      
      搜藏网:耿老师,您既写书法,又在画画,你是怎么理解“书画同源”这一说法的?
      耿峰:书画同源,在中国书画中,这两门艺术是相通的。中国书画史上,很多大家都是书画兼擅的。我是书画都很喜欢,写写字,画些画,一方面是修身养性,一方面也是互补,各方面的修养都需要。特别是书与画,结合得更近。我是以书入画,以画入书。总是写字,画意感不强,需要通过研习画来增强书写中的画意。通过以书入画,强调画画中的书写感觉。我国古代大家在画画最后的落款都是某某写,很少写某某画。这就是中国文人画的显著特征。就是写的意识在画里面,使画更有看头,更有品味的成分。书法中,没有画的意境,只是单调的线条,很难写出精彩。我是通过书画兼修,尝试达到这两种艺术的结合

     

     

     

     

     

        

     

     

    恬淡简远 和敬清寂

    记书法艺术家耿峰

    文:强俣

    搞艺术的吾以为有三种:将生活与艺术混搅在一起难以分开,视艺术为生命甚至高于生命的,我目之为天才(是天降此才来为艺术殉身、祭祀的)。他(她)们的人生往往以悲剧开始,复又以悲剧结束,似璀璨的流星,但却创造出了撼人魂魄的真正艺术;将艺术仅仅当作生活、生命之中的调味剂或是一种社会生存工具的,多是些“匠人”,尽食古人涎唾,以附庸风雅、谋取名利;私心里,我极钦佩那些将生活与艺术分清的人,生活是严谨,稳固的生活,一入艺术的天地,便放纵心性,恣意驰骋,不带任何社会负累与公利之心地“游于艺”。这种人很像一个优秀的演员,演某一角色时,或喜笑怒骂,乖张无常;或郁郁寡欢,伶仃孤寂;或春风得意,金榜夸名;或晴天恨海,凄绝荒寒。。。。。。演到入木三分,逼真得能使“天雨泪,神鬼泣”。但只要帷幕一拉上,面对散场之后板正严谨的生活,立即恢复到常态,即该干吗干吗!真乃大修养、大境界耳!人生如一场大戏,能同时演好几个身份、角色的,必非凡庸耳。
    无疑耿峰兄属于后者,而能将两种角色和谐,自如地转换、共存,当翘拇指以嘉。耿兄从军从政二十余载,于工作上一直持积极努力、兢兢业业之态,一身戎装的他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前批文嘱事时,俨然是一位傲岸、果断、条理分明、治军有方的优秀军官,丝毫没有时下艺术者的执拗狂怪、恣肆妄动之相,惟见一身正气凛然。八小时以外,成了他一个人的世界,以古曲佳茗相伴,或丹青渲情;或漆墨寄性;或刀笔铸志;或收藏养识……。全然一溺于艺术的痴人。

    从古到今,大凡昌明盛世,总是文学与艺术大发展、成熟的时期。而生灵涂炭的乱世,往往文化凋敝,却产生大批有名的将帅、志士,象岳飞、辛弃疾、陆游等等文人,都是投笔从戎,救民生于水火的儒将!所以逢乱世,大丈夫当心存“宁作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为国效命为民敬忠之志。而逢盛世,则即使赳赳武夫、豪霸将帅,亦当以文以艺托志养性,韬光养晦。故时今军中多艺才。
    但耿锋兄是怎样将军人循规蹈矩,尊纪守律,严谨持正的个性与艺术家睥睨凡俗,放浪不羁,任性随情的一面相容相通,我迷惑不解,直待见了耿兄近期的艺术作品后,吾恍然大悟,他睿智地选择了“沉静”来消解融合,直臻“一默如雷”之深境。
    其篆刻取汉印之平正沉稳,融黄牧甫之雅逸俊健,成自我静净凝炼之貌,如晴空朗月。隶书取《石门颂》、《西狭颂》、《衡方碑》、《张迁碑》之精粹,融成自己秀逸潇散、浑劲古正的面目,朗朗静静,似古贤夜读。其之行草书近期一改二王、米南宫等妍美婉劲、丰秀清俊之气韵。化入“既知险绝”之后的“复归平淡”之高境,恬淡简远、如高人初隐,这似减实增的艺境追求。将会让耿兄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心神。来提炼线条的内涵与质感;增加章法、气息上的清远淡逸、灵妙离致之气。耿兄云近期读帖,偏重八大、弘一、谢无量等书作,我想他也是为增加己作浑穆简淡的“沉静”之气。

    耿兄斋号雪庐,乃心造书屋,喜好晋陶潜、今人陶博吾式的野逸文人,择一烟霞深处远离尘嚣,灭迹匿端,坦然安乐,惟问艺事。或正是此笑傲浮生,寄性烟水的廓然荡豁之心性本根,使其书作渐渐显出萧散简远、去蔽透莹。拔脱尘俗的幽静、玄妙之旨趣。
    “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此“常”乃高人圣贤之大境界;书法艺术亦以“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为至高之境。即所谓“渐老渐熟,乃造平淡”矣。“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耿兄定深谙这“常”、“平淡”、“静”乃人情与艺事的终极指归。遂身体力行地去接近,此是其做人为艺的高妙抉择,与时下浮躁狂乱的艺术圈“去精取粗,得形遗神”的不得法门现象形成鲜明对照。足见耿兄之心襟情操。

    书法艺术是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最高的艺术形式,涵蕴了整个东方人的哲学、美学、政治、艺术的诸种精粹。它的博大精深,非穷一生之力,勇猛精进,不能有所深知,有此见解与共识的耿兄一定会走得更远。

     

     

     

     

     

     

     

     

     

     

     

     

    禅声空寂 月色光明

    ——臆读耿峰的书法

    陈克年

    禅声空寂,月色光明。这是我先前的一副旧联,当时所作,完全是自己一时的兴趣,并没有更多的其他意义与用途,但我却一直非常喜欢联语中所表达的一种境界,一种澄澈宁静的状态,它没有那种浮躁与喧嚣,那是一种理想的净地,更是精神层面一种超凡脱俗的顿悟,我相信,这既是一种期待与缘份,也是一种判断与选择。譬如,我们在熙熙攘攘人群中的交往,我们在生活中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与看法,包括我们的人生理想与审美,其实,在某种角度说,何尝不是一种因缘呢?所以,当我读到耿峰先生的书法时,马上就想到了这副旧联。既是一种因缘,也是对他作品表达出来信息的一些看法。

    我与耿峰先生虽然有笔墨缘,但我们却一直不曾谋面。所以,对他的理解与认识完全是一种臆读,但我相信这样的直觉有时候会比熟悉朋友之间更加直接与冷静。记得最初的印象,已说不清是他联系我,还是我主动联系他,那时,他在河南平顶山的一个部队任部队长,我读到他一本薄薄的作品集,但却让我一直保持着一种深深的印象,这并不是他作为一个部队领导和比我年长,也不是因为他参加了许多非常重要的展览,而是他独具风味的书风让我有一种别样的认识。后来,他升迁京华,我们仍然有着一些断续的联系,更多的时候会在一些节日里相互发些问候与祝福的短消息。偶尔,我也会在浏览网络时关注一下他的作品,每次看到他的作品,都会让我生涩的眼球和浮躁的心灵在让人眼花缭乱的书坛得到些许暂时的抚慰,要知道,这在当下的书坛,确实显得难得与奢侈了。在这个“眼球经济”时代,利益的最大化已经让我们的眼球实在有点疲惫不堪,所以我更多时候愿意把目光投向传统的深处。

    书法作为艺术,在旧时仕人文人心目中,其实只是一种工具和余事而已。但是到了当代,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书法已然成为一种职业或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工具,因而,所有喜欢书法艺术的人也就会有了各种各样的心态,这种心态,其实也就决定了一个人对书法的目的和态度。所以,我们能看到那么多热闹的展览比赛,看到那么多大片大片貌似的风景,这种表面的热闹与风光,其实只会让我们更多地期待一种清新且有深度的表达与思考,因为,那里面我们读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焦躁与浅薄,许多缺乏独立思考与个性语言的所谓创作不断地戏弄着我们充满期待的眼球。古人讲:“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这种声音似乎显得有些寂静与黯然,但我每每读到耿峰的作品,却一直有着一种澄澈而安静的状态,在他的作品里,没有当下书坛弥漫的焦躁与张狂,没有连绵起伏的缠绕与急迫,没有那种花里胡哨的拼凑与做作,而是一种干净简约的书写,无论是行书或是隶书,他完全是以闲适优游的笔触表达他对书法与人生的一种思考。作为一名军人,他的作品不是以一种雄风鼓荡的姿态展示豪气与才情,而是以一种冷静的状态书写着自己内心的那种闲适,似乎有点遗世独立的味道,但却分明多着一种静静的思索,所以,每当读到他的作品,我就会想到弘一法师,虽然他和李叔同之间并没有这样那样的关联,甚至身份的反差让我们很难找到相类的理由,但我还是愿意这样来看到他的作品,在他的作品里,我们能读到一种清泉漱石和明月照林般地宁静,不枝不蔓,虽然不能说他的作品已经有了弘一法师的禅境,但至少,在纵情使性的书坛,他的作品显然少了些我们常见的烟火气,甚至,他将传统笔墨中起止与使转也有意识地进行了弱化,也许是无意为之,我更相信是有意经营,这都让他的作品多了份空寂与虚怀。清人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说:“字虽不连而气候相通,墨纵有余而肥瘠相称。徐行缓步,令有规矩;左顾右盼,毋乖节目”。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时时都会有这种真切的审美感受,我相信他情感的真实与笔墨的纯粹,毕竟,他无需以笔墨来换取一种生存的需要,所以,他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态度和理解来伺弄笔墨,我这么说,当然不是鄙薄以笔墨来经营生活的艺术家,至少对他来说,他对艺术的这种态度会更加单纯与虔诚,这当然也更易接近艺术本质的东西。

    对于艺术的态度,我向来坚持自己的“三不”看法,即:不迷信权威,其实,在我们当下的社会里,太多的权威和所谓的专家实在缺少一种文化的底气和历史的关切,他们多数是因“权”而“威”,更多地是与利益纠缠;不迎合媚俗,虽然我们也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也要以五谷杂粮来伺候我们的胃囊,但在审美理念上,我更期待一种自觉提升而非趋俗;不脱离传统,这是书法艺术的特殊性使然,在经典面前,我的内心会永远充满敬畏。之所以抛售我的这些观点,虽然我不曾和耿峰先生作过这样的交流,但从他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他的独立特行的固执与前瞻,或者说,这更体现一种定力与远见卓识。其实,我们很多所谓的艺术家是缺少一种理性思考的习惯与自觉的,他们更多的是从技巧的层面来努力,这恐怕与真正的艺术还是有距离的。实际上,我们判断人生走向成熟仅仅是体格的成熟么?显然不是,正如黄山谷所言:“学书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使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西方哲学家帕斯卡尔也说: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艺术更是如斯。耿峰作品的状态让我们能看到这种远离尘嚣的思想与一种审视的目光,很多时候,我相信许多人的现实并不完全一致,惟有他们笔墨中流淌的才是真实的情怀。

    如果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熟悉的地方,显然不会有新鲜与令人惊喜的风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更远的时候,也许就会有让人兴奋的发现。

    辛卯立秋夜草于石城大明庐

     

     


     
    上一个:【中国画都网】推荐孙学军作品集    下一个:【中国画都网】推荐艺术名家安洋
     
     
    版权所有:中国画都网 QQ:524502707 网址:www.中国画都网.com www.中国画都.com
    www.zhongguohuadu.com 微信号:17896369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