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打开链接:交易平台
点击打开链接:中国画都书画频道吴松山个人传记片
艺术简历:吴松山,男,现居北京。职业画家,黑龙江省美协理事,七台河市美协主席。师从国画大家王仙圃老先生。中国焦墨艺术研究院院长。2002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师从龙瑞等人。2006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工作室。 1983年《北方》等四幅作品参加日本国际博览会展。 1994年作品《雪魂》参加吉隆坡国际水墨画研讨会展览。 作品《秋高气朗》在中央电台举加的《新铸联杯》国画精品展获优秀奖。 作品《雪乡图》在黑龙江省文化厅举办的群星杯作品展获金奖。 1995年作品《春雨》在中国文化部与河南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牡丹选国花”画展获二等奖。 1999年作品《天寒一夜雪》参加首届《国画家》中国水墨画小精作展,并获“获秀奖”。 2000年作品《牡丹江雪图》参加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美协、沈阳政府主国的《2000年中国书画艺术节》中国书画家新作展。 作品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2008年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并获奖。 作品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2009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获奖。 1986年至今在南京市、苏州市、黄山市、东莞市、无锡市、芜湖、青岛、桓台、海阳、莱芜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江苏画刊》《朵云》《中国美术》《雨花》《北普陀藏画集》《94新铸造联杯中国画、油画获奖作品集》《香港、中国艺术大展作品集》《日本画廊作品集》等国内外多宽有刊物上发表。并在中国美术馆、炎黄艺馆等展出。有《吴松山写意山水画精品》《中国国家画院吴松山作品集》等个人专集出版发行。 海老评价其画为:“与众不同,用笔有自己的特色。” 张文俊先生评价为:“继傅抱石先生之后表现东北风光又一人。” 所画芦苇被美术界许为“全国一绝”。其画形成:“粗狂的皴擦与细致点砌相结合的用笔;深重而明净与层叠多变的用墨;博大而精深与意境深远的布局”等一套独特的画风,抒写雪山林海,荒原芦荻的北国之情。
名家评价:
王仙圃:传统功力深厚,行笔用中锋、顺逆、整散锋并用,轻重缓急而变化多端。 刘海粟:画有自己的面貌,不落俗套,与众不同,构图大气,用笔用墨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魏紫熙:墨上砌色,色上砌墨,多次叠加,很有特色。 张文俊:继傅抱石先生之后表现东北风光有一人。 彦地:你写生的画很有生气,又不失古法之用笔用墨,精品。 贾平西:吴松山的苇花有个人风格,有个人特点。 卢禹舜:吴松山的作品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情意浓;二是意趣活;三是气势强。 袁凤鸣:看吴松山的焦墨,一看有传统,二看有创新,三看有生活。也就是自然形成的实际。谈起吴松山的焦墨山水画,一个“砌”字可统天下。这个“砌”字在他心中可分两大部分:一是用笔,二是用墨。指运笔分轻重缓急,腕沾墨别有浓淡干润。
自然之音 ———我看吴松山的画 卢禹舜 我以为,观赏画作,须由观而赏。《广雅·释诂》曰:视也,观者分大、小两端。大者,视章法严谨否?色彩悦目否?气势雄浑耶?淡雅耶;小者看线条之运笔,破墨、破色之火候,颜色之搭配等。赏者,陶渊明《移居》曰: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赏画亦然。赏析,分意、境两头。意者,所表之情,要达之意;境者雅俗之居处,高格之所在。 这段议论,我认为是看画最基本的尺度。不论是传统观念,还是新颖理论,都离不开这个尺度,无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 古往今来,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无不讲究个人风格,个人特点的营造。然而在当代,我却发现有许多画家看不出自己的风格,或像古人,或像他人,没有自己的特点。吴松山的作品则不同,他以黑土文化为底蕴,以浓墨干笔为语言,抒发了一个东北汉子对祖国塞北山川的依恋。 吴松山的作品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情意浓。中国画的意象特征赋予山水画以“寄情” 、“寓志”的特殊艺术规律,“情动于衷而形于言”, “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画家从因物生情,情起成意,到意生像出,像显境成,都与其“情”、“志”分不开,都是画家借山水之象抒发自我之“情”,寄托自我之“志”。吴松山生长于辽阔的东北平原,那里浓郁的乡情,清澈的泉水,多彩的旷野,都化为了他血液里的浓浓诗情,成为他笔下一幅幅洋溢着澎湃激情的山水画。他为生活吟颂,对自然放歌。二是意趣活。中国画讲究意境、意趣、意象,主张墨以韵出,笔以趣成。吴松山受自然哺育,得造化启迪,不仅心中永葆率真的灵性,而且善于捕捉自然山水的意趣。其作品关系错落,虚实相间;形象正斜俯仰,辑让呼应,使画中意趣巧拙相生,神韵流动。三是气势强。画家把涌动于自己胸中的对自然山川的感受和对人生的体验,通过很有表现力的笔墨语言呈现出来,给人以雄强苍浑的视觉冲击。 观画,看技巧;赏画,析气韵。我们从细微处观察,看到了他作品精致的一面;从整体着眼,便看到了他的胸怀、气度。身处东北大地,在画作上也体现了黑土地的博大与神秘。 中国山水画的形象母体来自于可居、可游是画家追求心灵空间的自由在画中的呈现。澄怀观道,天人合一是画家的精神向往。艺术家的想象力来自对自然的体悟和对美的观照。吴松山的山水所造的意境是情与意象的归结。清·沈宗骞言“笔墨出于手,实根于心”。的确,“游心之所在”正是独辟的灵境。吴松山创造的意象,可谓是心潜其中,气足神畅。这个贯穿始终的“心”或精神力量,我们称之为气,正如荆浩所言:“气者,心随笔运”。 对于中国画而言,形骸可修,气韵难求。而对于吴松山的山水而言,这气韵既生于意,又发于笔,能笔与意连,意与境通。之所以这样讲,因为他所表现的“山水”是主观生命的自然山水的交融互渗,是得山水之性情的“山水”。习摹董其昌者,多感伤不能得其质,究其根本是不懂师源。宋·郭熙曰:“身即山川而取之,则山水之意度见矣”。吴松山很注重师法自然,深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的道理。因此,他经常去写生,接受大自然的润泽,体悟之深邃,将自己的心灵灌注与山川而后再形诸于笔墨。吴松山不被眼前所见到的表面所俘虏,将其提炼、抽象、取舍,心中之意,把真山川通过灵境的转化而成为画中之象,这个象正是松山的身心与自然呼吸,共脉动的过程中的物质肉身的重塑,是其返璞归真之真象。 品吴松山的山水画,使人自然想到石涛所推崇的“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我自用我法”的中国画的绘画理念。与自然交流,用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来表现心中的逸气,正是这种随心而动的情感,才是他画中之境体现的永恒。这些年来,他一直笔耕不辍,做人谦逊低调,但对于山水画艺术却执着追求。在读吴松山的山水画作中我深感:一幅作品的历史价值,关键看形象与思维的逻辑延续的怎么样,也就是后续的东西能否顺理成章。吴松山的作品有自己独特的笔墨精神,就在于他贵自知,之其可行与不可行,在行与不行之中结合个人修养将自己定位定向,在积累中形成自己的系统及格调,这洽是他的敏锐之处。
吴松山的画是其人与自然融合的产物。吴松山其人是自然的人,是没有矫情与媚态的自然人,祝贺他的艺术成就,更愿他永葆“自然”之青春。
|